辽宁、海城、中小村简介 中小村隶属海城市中小镇,位于镇政府所在地,属沿河平原地区,东与闻名全国的西柳商贸城毗邻,南与名满九洲的感王黄金市场接壤,西与镁砂之都大石桥一衣带水,北靠百年商贸古镇牛庄。距沈大高速公路西柳出口...[点击详细]
中小居民委员会http://www.zxjwh.org/发布时间:2015-09-28 13:07:55
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精神文明建设
工作总结
(2012——2014年)
中小村隶属海城市中小镇,地处镇政府所在地,总面积3.77平方公里,可耕地面积3288亩,总户数918户,人口3259人,其中党员145名,截止2013年末,村生产总值实现2.4亿,村财收入400万元,村固定资产积累2000万元,人均收入2.4万元。是一个“三产业”均衡发展、小城镇建设特色突出、村级各项事业繁荣,村民文明素质较高的全国文明村。
三年来,中小村党总支、居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始终坚持以发展村级经济为要务,壮大富产业为重点,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,率先进入小康社会为目标,紧紧围绕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这条工作主线和时代主题,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拓进取,奋勇争先,不断开创村级各项事业的新局面,使村级经济、公益事业、民生项目、环境建设,党建和文明创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突破性的进展。具体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。
一、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,建设生态文明的宜居新农村
2013年村党总支、居委会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《关于2013年建设美丽宜居小镇、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按照“村庄美,田园美,农院美,生活美”的“四美”和“硬化、绿化、净化、亮化、美化、文化”的“六化”要求和标准,全面启动了创建 “美丽乡村”的“民心工程”。多方争取和积极筹措资金500余万元,完成村内4.2公里2.19万平方米的柏油路建设工程;镇村联手完成中兴小区路两侧400多米文化墙和500米风景墙的建设工程,并进行了统一的粉刷、绘制35幅振奋精神、陶冶情操的彩画和50条凝聚民心,催人向上的大字标语,还在路旁铺设彩砖3000平方米;在后小组移民新区新建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文化场,并配齐了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;安装环保节能路灯近百盏;利用路旁和荒地的废弃资源,栽种果树2000株,风景树500株,种植花卉3000株;进一步完善了村级卫生基础设施,新建3个固定垃圾点,新增20个流动垃圾箱,新购一台环卫车。并全面落实了保洁工作责任制,确保了主街路和小区路每天清扫一次,居民和中兴小区生活垃圾每天清理清运一次,极大的改善了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空间,将“美丽乡村”的创建工程不断推向深入。
二、大力实施文明创建工程,努力提升全民综合文明素质
为了巩固 “全国文明村”的创建成果,不断扩大文明创建工作的优势,村党总支、居委会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,创新活动载体,丰富思想内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。一是投资50余万元。加强了远程电教室的建设,更新了电教设施,制作了中小村网页,把近年来,中小村党建和文明创建;村务和政务;文体活动和文化养老;优势产业和商贸发展;小城镇和生态村建设;优质民生工程和民主管理;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教育的等方面信息,以图文并茂,重点突出,言简意赅,通俗易懂的形式,登入国家级网站,让广大村民共享行政资源,让全国人民全面了解中小。二是与镇党委组织组联合创建了鞍山地区首家农村老年大学教学点,并聘请了国家级营养保健专家和市党校教授,开办了老年养生健康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方面的专题讲课,填补了我镇老年学习教育空白,极大地丰富了老龄人群精神世界和健身键智的业余学习生活。同时,完善了老年活动中心、互助站、图书阅览室等基础建设,让更多老年人贴近文明、崇尚文明、走进文明,为此,成为鞍山地区“文化养老”的典型单位。并承办现场会,作了经验介绍。三是连续三年举办了一周时间的农民乐友演唱会,为全村乃至全镇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艺的平台,并在商业步行街广场放映了300部优秀影片,组织200余名妇女连续开展健身健美操表演活动,此项活动已成为中小村新农村、新农民、新风貌的一大特色,极大地振奋了村民的精神,陶冶了群众的情操。尤其,在2013年10月份圆满地承办了鞍山市“中小杯”农民万人篮球赛,进一步扩大了中小村在全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,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,为保持和争创“全国文明村”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
三、大力实施民主法制创建工程,提高村民依法办事的行为准则
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,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,大力实施了民主法制创建工程。一是“入户式”宣传。深入宣传贯彻法律、法规,把普及法律知识作为工作重点,深入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。村党支部健全组织,并培训普法宣传员30余名,有力地加快了普法的进程。尤其,村集体投资3万元,为村民购买普法单行本和学习资料5000余册,全部下发到各个农户,使各家有一本学习资料,户户有一名法律常识员,真正做到把法律交给群众,使群众学法、知法、懂法、守法的意识明显增强,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,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已成为群众的首选。二是“固定式”宣传。村党支部在村屯各重点地段设置法治宣传栏,并把宣传栏划分为少儿和成人转载区,实行分人分区教育,在中兴小区设立多个法制宣传板块,定期更换宣传内容,做到内容精炼、通俗易懂,便于群众了解掌握。同时,两大文化广场悬挂永久性民主法治宣传标语80余幅,并结合镇党委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不断地推出了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内容。并根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设立多块雅俗共赏、通俗易懂的传承中华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的道德观教育宣传画,使全村形成了良好的法治道德教育局面。三是“活动式”宣传。村支部成立一支200人的妇女健身队,常年开展以崇尚文明、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健身表演活动,特别是充分利用村民小组民情联络员、社区廉情监督员、计划生育宣传员、信访网格化管理员等有效的工作网络,进行专题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有力地推进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进程。在每个村民思想中牢固树立起守法光荣、违法可耻的思想意识。同时,利用每年“七.一”、“八.一”、“十.一”和普法宣传日有利时机,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文艺演出活动,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,收到了寓教于乐、潜移默化的效果。四是“阵地式”宣传。中小村在村小学、村委“三室”设立了定期开办法治教育活动的主阵地,邀请派出所所长兼任学校法治校长、司法所所长任辅导员,开设家长课堂和学生法治课,连续不断地开展以案释法,以例警人的宣传教育活动;并定期在村里的远程教育室和老年大学教学点,开展法治教育学习活动,让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都能直观地学法懂法,使民主法治教育活动扎实开展,有序推进。
四、大力实施党建品牌工程,引领群众走向更大富裕
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,村党总支将创建服务群众的党建品牌,作为增强党建实力,激发党建活动,彰显党建魅力的重要环节来抓。一是筹资100万元,创建了占地400亩,辐射2000亩的党员致富帮带设施农业示范小区。在设施小区新建一个党支部。设置9个党员帮带示范户,并建成一个棚菜科技培训中心,定期举办科技培训和“三新”技术的推介活动,定时传达市场信息和致富技能,帮助菜农解决“三产”中的难题,引领群众真正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。二是在中兴花园小区成立一个党支部,并在一至六期的居民住宅楼内新设置4个党小组,全面推进党建中心下沉,服务群众工作前移。三是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中小村党总支严格按照中央、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,扎实走好每一步,不仅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、党性原则和宗旨意识,而且,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转化为造福村民,富裕群众的党建品牌工程。有效地解决了联系和服务群众“最后一步路”的问题,在党群中搭建起一座“连心桥”,在干群间系上一个“同心扣”,有效地促进了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。
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党总支
2014年12月15日